2014-03-19 新华报业网
市民在参观展厅里的民国老物件
近日,“民国南京的衣食住行展”正在升州路上的观筑历史建筑文化研究院举行。透过这些展品,人们可以走进民国时期南京人的生活,发现民国老物件里蕴藏着的有趣故事。
据记者了解,这些展品大多数都来自民间收藏家万俊,他的收藏故事正在被拍成纪录片。Discovery亚太电视网与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的《发现·南京》菁英导演计划共选出5位导演为南京拍摄纪录片,其中严现的《收故事的人》,主角就是万俊。
自行车要按季换车牌
公车牌照需标明用途
民国时期,自行车是财富的象征。据统计,1946年全南京的自行车还不到6000辆。当时,有自行车的人想上路行驶,第一件事就是去上牌照。此次展览专门有一块区域展示了形形色色的自行车车牌,而且牌照还分春夏秋冬四季,并以颜色和文字区分,换季时需要重新更换。
民国文献《南京陆上交通管理规则》中还有专门关于自行车的交通法规,内容包括:车上应安置手铃、一车不准两人共乘、晚间行驶需打灯……违规者要处1元以上、5元以下罚金。
除了自行车,当时的人力车、水车也都是按一年四季发放车牌。